观看本站新闻视频请下载支持FLASH的浏览器
安卓手机用户浏览页面显示“无法加载插件”解决方法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观察站 / ::新崇农村:: / [资讯]绿色农场引进新理念 农业魔术让崇明老农看呆

[资讯]绿色农场引进新理念 农业魔术让崇明老农看呆

提交于: 2013-01-02 16:31
分享到:

东方网12月31日消息:近年来,上海不遗余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批更加宜居、宜工的“绿色家园”先后崛起,生态农业“排兵布阵”,再续农耕新篇,再展农村新颜;一些以往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工业集聚区域,也悄然转向“绿色”、“低碳”;有的地方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改善民生同样给力……

  “那时,大风一吹,吹得猪粪沫子和秸秆满天飞,也吹得人拔腿就跑。”在崇明东北部的中新泰生农场,当地农民老蔡一边双手紧捂住脸,一边绘声绘色地还原他当初的“应激反应”。2010年以前,老蔡在家附近的养猪场干着一份连自己也觉得“受不了”的活儿——掏猪粪。后来,养猪场因卫生不达标被关停了,他来到了中新泰生农场。这个“绿色农场”带给老蔡许多“第一次”。第一次“清爽过夏”——养猪场最怕风了,担心起粪、散味,所以从不使用风扇。如今农场造高猪舍,导入流动气流稀释气味浓度,还引入了排泄物自动处理系统;第一次“整装上班”——过去,他视猪粪沫子为“宿敌”,一直穿着不透气的黑色粗料长袖外套,现在则穿上了干净的工作服;第一次与“知识农民”共事——农场的农业总监、来自台湾大学的植物生理教授林宗贤博士等人如今成了他的挚交。接触到循环农业、轮作耕种等高效生态的“新把式”,老蔡打心底里服了:“用绿肥栽培的水稻今年亩产达1160斤,跨过了优秀线。”可在这之前,他曾不止一次“质疑”林宗贤:“不施化肥又不打农药,你们在搞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嘛!”

  2010年崇明提出创建生态岛的目标后,吸引了不少“知识农民”与生态农业对接,并从中孕育出一则有关绿色发展的“等式”:“健康的生产模式+良好的商业模式=生态农业可持续”。

  “知识农民”

  老蔡的转变绝非个例。中新泰生农场2010年开办后,录用了100多个当地农民,慢慢地,田埂里不再出现烟头和废弃纸巾,也没有人随意吐痰。“生态农业所倡导的首先是观念上的改变,通过长期的、反复的引导来摒除不良习惯。改变了一个人,也许会改变一群人,甚至改变一代人。”农场总经理张颂三对记者说。这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不认为农业是一份“脏活儿”,他觉得,生态农业各个环节都应干净、美观、整洁。

  农场里像她这样的“知识农民”不少。农场创始人、新加坡华侨陈逢坤有多年农业创业经验,把控农场各个“命脉”的专家也都是业内佼佼者,除了林宗贤外,高级经理陈泰安在台湾有着8年的有机农业工作管理经验,生物科技总监郭克忠则是台湾微生物及植物保护专家。

  2010年,他们因共同目标“一拍即合”。当时,使用化肥、杀虫剂、抗生素,几乎是农业的“标准作业”。他们感到,生态潮、有机潮将势不可挡,实践循环农业、轮作耕种等新概念成为当务之急。

  农业“变魔术”

  中新泰生农场自成一套“道法自然”的种养结合理念,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下构建完整的生态循环链,使农场成为独立生命体,继而打造出上海地区唯一一家实现养猪业和种植业循环的连体农场。

  林宗贤告诉记者,依照轮作耕种守则,同科植物不能轮流种在同块地上,避免同类病虫害积累加剧。比如,菊科的生菜、十字花科的白菜、葫芦科的黄瓜可任意组合搭配;而黄瓜、南瓜、丝瓜由于同科,只能“隔岸相望”。耕种一段时间后,农场还要上演“旱地变水田”,“淹死”田间病虫害。值得一提的是,绿肥制造方法颇具门道,打破猪粪与秸秆成堆混合的传统方式,采用一层猪粪加一层秸秆的叠加做法,借助猪粪发酵产生的热能,刺激秸秆内的微生物活跃、再发酵,杀灭大肠杆菌等有害细菌。一周后,再轮翻几次确保充分混合。

  农业专家从台湾、新加坡带来的新理念,让“老蔡们”目瞪口呆,祖祖辈辈作为生计的农业竟像变魔术般“神奇”。更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与越来越多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毗邻而居:一亩田农业公司让农民成为探寻数字化有机农场的先行者;泰克比亚农业公司启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系统,让顾客在超市选购产品时可即时观看蔬菜生长过程;绿晟公司生产各类冻干、速冻果蔬产品,90%出口日本、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地,拥有米老鼠、唐老鸭外包装的冻干水果更是专供迪士尼乐园的……这些企业除了务求健康的生产模式外,更注重依靠良好的商业模式抢占先机,不仅为保护环境、善待自然效力,同时也为生态农业寻找到更大的增值空间。

  今年11月出炉的《2010-2012年崇明生态岛建设绩效评估报告》报告指出,截至今年底,生态岛指标完成率预计可达96.3%。

advs: 

淘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