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本站新闻视频请下载支持FLASH的浏览器
安卓手机用户浏览页面显示“无法加载插件”解决方法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观察站 / ::新崇农村:: / [资讯]蒋鹰:我们家的鸡 我们家的鸭(图)

[资讯]蒋鹰:我们家的鸡 我们家的鸭(图)

提交于: 2013-01-02 16:08
分享到:

文 李胜南 摄影 任国强

“我们家的鸡

文 李胜南 摄影 任国强

蒋鹰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南浦大桥下阳光办公室里的媒体人,一个是崇明岛上占地30亩的祥泰农庄的主人,每逢休息,便与庄稼、牲畜、家禽为伍。在南浦大桥下的冬日暖阳里,蒋鹰笑呵呵地说起自己的农庄,说起“我们家的鸡”、“我们家的鸭”和“我们家的大米”时,那种内心的充盈和满足,实在很乐活。


农庄是给我和信得过我的人享用的

  “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社会,为了谋得一份安全的食品,不得不退归到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不知道究竟是我的幸运还是悲哀? "蒋鹰办农场,只是为了一份安全放心的食品。 "近些年,发生过安全危机的食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农副产品,真不敢相信哪个是安全的。没有办法,只好自己种吧。自己种给自己吃,多出来的跟信得过我的朋友分享。如果能够买到放心的东西,谁愿意这样折腾呢?但现在连有机认证都能花几万元买来,我还能信什么呢? ”

  蒋鹰讲究吃,也爱下厨,他觉得,给家人一份安全的食品,是一家之主的责任。在没有自己的农庄之前,他家的农副食品大都来自一些信得过的高档超市。现在,他的原则是,尽量减少食品的“广度”和“深度”。具体地说,减少“广度”就是减少摄入的品种。不是本地产的尽量不吃,因为生鲜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保鲜必然会有添加;不是当季产的尽量不吃,因为反季东西总有不一样的生长过程。减少“深度”就是吃得少点。一般一顿饭两菜一汤,有时候回家就喝粥,也算是简单生活。

  “我没有办法改变土壤、空气和水,但我能做到不去添加什么东西,完全按照传统农业的方式,让农作物、家禽家畜自然生长。我的农庄是没有大棚的。村里的农民看到我地里的青菜,都为我着急:‘你再不打药,就给虫子吃光了。 ’不要紧,我们吃虫吃剩下的。 ”蒋鹰笑着说。

  “我们家的鸡,今年(2012年)3月份买来的七八十只鸡,现在只剩下五十多只,有的鸡飞过一米八的铅丝网跑了,有的鸡飞出去被狗吃了。邻居说要喂饲料,要喂抗生素,否则长不大,还容易死,但我们只喂粮食。“租地时,田里长着麦苗,秋天收下来2000多斤麦子,都喂鸡喂鸭了。 ”鸡也不是啥特别的良种,就是普通的草鸡,但它们能在好几亩地的树林里撒欢,一高兴就飞上树。 ”蒋鹰的电脑里,有照片为证。

  “秋收后,我在田里种了蚕豆。明年春天也不收了,直接一翻地,就当稻田的底肥了。 ”说起这些事,蒋鹰神采奕奕,像个有经验的农人。其实,他没有务过农,他的父母下放到崇明后,一家住在南门镇上。在崇明待了18年,蒋鹰考到上海财大去读书。 30年后再回到崇明,还务了农,恐怕是他没有想到的。

  30亩地养了鸡鸭鹅羊还打算养猪

  蒋鹰的农庄,距离崇明堡镇的中心区十几公里。每到周末,他就开上桑塔纳下乡务农。这样的生活,从2012年3月份开始。30亩地就像是蒋鹰的理想国。他开了一个100米长的水渠和一亩半的鱼塘,养了鸡、鸭、鹅、羊、狗,种了蔬菜、麦子、水稻和果树。接下来,他打算再养几十头猪,猪圈都盖好了。蒋鹰说:“不到一年的时间做了这么多事,主要是有弟弟和弟妹帮忙。我游说他们住到乡下,两人就把家搬到了农庄。平常都是他们在打理,条件挺艰苦的。 ”

  这个周末,蒋鹰要给朋友带自己的农产品回去,天没亮,他就出发了,赶到村里,8点不到。车还没有开进去,狗已经跑出来迎接了。跟弟弟、弟妹打过招呼,蒋鹰就到农庄里去走一圈,看看那些一周没见的动物们。农庄四周种了香樟树,长大以后可以起到防风作用。中间一片是桂花林,蒋鹰觉得种得密,开春要分一些出来。长渠开在农庄最南边,大白鹅和红头鸭一群群游过。鱼塘在农庄的中央,今年春天,蒋鹰弟妹放进去好几百尾鱼。可因为不投饲料只喂粮食,大半年过去了,鱼放进去时多大,现在还多大。

  “弄这个渠,才知道什么叫钱打了水漂。本来,请人开好渠引了水,就放进了鸭子和鹅。没想到鸭子、鹅都爱扒河堤,岸边的泥都被扒到水里去了,再扒下去,树都要倒进去了。无奈,只得再请人把水抽干,把泥淘出来,重新用水泥板修筑了堤岸。 ”

  兜了一圈回来,粥已经烧好了,满屋飘着米香。接下来,蒋鹰拿出朋友们的订货清单,开始分肉、分米、分菜。请村民收拾好了的羊和鸡鸭整齐地挂在晾衣绳上。蒋鹰很有成就感地审视了自己的这些农产品,然后开始分羊肉。

  “因为是朋友订的,他们要切成什么样,我就给他们切成什么样。 ”蒋鹰专门买了切肉的大菜墩子和斩肉刀,穿上工作服,开始分羊肉。尽管平时在家里,大餐都是蒋鹰做的,但斩肉刀用起来还不太熟练。一刀下去,骨头竟然没有断开。“不是干活的人哪。”蒋鹰笑着说。再一刀下去,刀偏了。反复几次,才算切好。两只羊,又切又分装,足足弄了两个多小时。

  传统农业没想象中那么诗意

  蒋鹰的弟妹是崇明人,干农家活也算行家。蒋鹰说,在这里,她是主力。另外,他们还请了村里的两个村民帮忙。蒋鹰的弟弟和弟妹租住的是当地村民的旧瓦房,20多年前盖的,砖缝都是泥巴糊的,四处漏风。蒋鹰说:“乡下就是这样,也不会太讲究。夏天,虫子落进茶杯里,把虫泼出去继续喝。这就是乡下人的原生态生活吧。 ”不过,在蒋鹰弟弟他们新建的卫生间门外,专门摆了替换的拖鞋,为了怕泥脚踩脏了里面的瓷砖。这卫生间是他们几间房里唯一的“豪装”。

  “现在这个阶段,我能回报给弟弟、弟妹的,就是乡下的好空气和农家的好东西。 ”也许就是凭着这一点,蒋鹰说服了弟弟一家。他开玩笑说,弟弟他们在这里吃青菜特讲究,只吃菜心,外面的菜帮都不要。弟妹笑着插嘴道,反正还要给鸡和羊去弄吃的,不如把菜帮给它们吃,也不浪费。蒋鹰的弟妹,整天笑呵呵的。

  虽然有了自己的农庄,但要坚持传统的耕作方式,也不是那么容易。同样是种稻子,邻居一亩收1000斤,蒋鹰家一亩收800斤;别人的鸡,4个月就养成了,他家的鸡,养了10个月才开始下蛋;就更别提他家的菜了。邻居特别着急,提醒他要加这个添那个,蒋鹰只能笑着说谢谢。

  “在农业领域,确实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比如,现在新米已经上市了,可有些米贩子热衷于收陈谷子,然后陈谷新打,陈米新米搀和着卖。哪怕是只卖新米,也卖不出更高的价钱。可我是种来自己吃,如果只是为了盈利,就要提高亩产,那很可能就没办法坚持自己的品质和这种土法的生产方式了。 ”蒋鹰说,“订我东西的人,都是信得过我的人。如果我做假了,东西的品质不好了,失去的是朋友和信誉。我是为了安全的食品来办农庄的,如果这点都坚持不了,还不如不做。 ”在蒋鹰的微博上,有这样一条评论:“蒋老师家的米,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新米。 ”

  未来这里也许是个家庭养老院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蒋鹰有着自己的小规划。接下来,他打算造一幢房子,改善一下弟弟、弟妹的居住环境,以后也可以请家人和朋友来度假。未来,除了种地种菜养家畜,他还想把这里办成一个家庭养老院,把家里的长辈都接过来,愿意常住的常住,愿意来度假的就短期度假。到时候,再请个退休的全科医生,买些基本的医疗设备。 “不过,那都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蒋鹰说,“我将过第四个本命年了,也应该为自己的退休生活考虑考虑了。以后,这里就是我退休养老的地方。房子盖好了,周围都是树和花,想想都很美。 ”

  蒋鹰说,真的做起来,才知道办农庄不是那么诗意的事。“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不但累,而且投入大。说到农业成本的时候,蒋鹰说,自己本来打算一年亏个三五万元,不过现实比想象的更严峻。第一年的投入已经超过百万元。接下来这一年,如果不算建房成本,也差不多要投入80万元左右。

  “我是个吃货。现在,要吃上安全有品质的东西,真是一件奢侈的事。 ”蒋鹰笑呵呵地说。

advs: 

淘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