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本站新闻视频请下载支持FLASH的浏览器
安卓手机用户浏览页面显示“无法加载插件”解决方法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观察站 / ::崇明视点:: / [新闻]崇明农业开店产销对接市区不动脑子 解放日报直指崇明菜农店铺亏本(图)

[新闻]崇明农业开店产销对接市区不动脑子 解放日报直指崇明菜农店铺亏本(图)

提交于: 2015-02-07 23:24
分享到:


从田头到餐桌,打出“生态牌”的崇明农产品大受欢迎,产销对接、基地直供等农产品产销体系也在不断创新。然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缓慢始终困扰着郊区农业的发展。崇明县政协近期发布的一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产品产销体系优化”的调查报告建议,崇明应利用融入长江三角洲的交通通达性,以建设农产品产销体系为抓手,将崇明县打造成为覆盖上海、辐射华东、连接全国的生态农产品供给基地。

调查显示,至去年8月底,崇明县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2000家,县级重点合作社15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有38家,实现年销售额达7.2亿元。崇明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与生产合作社对接,实现基地直供市场;农产品进社区展销,价格均按“田头价”销售,帮助解决“卖菜难”;整合崇明大米品牌,统一打响“崇明岛”大米品牌,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但调研中也发现不少问题。“崇明农业生产在劳动力、生产设施和装备等基本要素不足,明显制约了崇明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崇明县政协主席施建华认为,农业生产能级总体不高,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是影响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而物流资源整合度不高,对集约化物流认识不到位,则让崇明农产品在价格方面不具有竞争力。

根据调查,崇明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滞后于市区营销网点的发展速度。生产经营者大多自行组织物流,缺少协作和联合,造成物流成本高企。“虽然长江隧桥开通,但由于崇明东西跨度大、隧桥费等因素,崇明农产品在市区不具价格优势。如蔬菜运输的成本每斤比近郊高0.12元,这也是导致部分门店亏损的重要方面。”施建华说。

“问题还在认识上。”参与调研的崇明县政协研究室主任施利华说,崇明县从事农产品营销人员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转型农民,对新型业态不敏感、不重视,习惯了“开店做生意”的传统销售模式。“开的是高成本的店,干的是低利润的活。”施利华说,部分营销机构对电子商务营销意识淡薄,对网络平台强大的市场需求知之甚少,增值服务开展滞后。

报告建议,产销体系建设能带动崇明农业的深入转型,也能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生态岛建设的影响。在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方面,崇明政协建议构建基于大流通系统的农产品信息平台,依靠信息化进行精细管理。“信息平台还要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收集、整理、发布农产品需求信息,充分挖掘网上交易的巨大潜力。”

本文援引: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5-02/07/content_65326.htm

CMPCER.COM独家点评:坐落长宁路一家崇明特产专卖店可谓门庭冷清,原因在于销售农蔬产品的市民往往不会喜欢去店铺购买好后再去菜场买别的辅料,不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门店经营自然只亏不赚,多学学人家重庆鸡公煲、扬州骨头菜饭,这种饮食品牌才是崇明农业进驻市区的真正出路,以美食文化作为吸引点而不是用低价作为需求点,了解市场的需求才是重中之重,带动更多消费,创造一个“崇明小哈”饮食品牌能带动更多的蔬菜被固定消化掉。

advs: 

淘宝充值